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日韩显示屏战争:谁落寞?谁崛起?

2019-07-12 00:32
来源: 镁客网

最近,日本面板厂商JDI在经历了裁员、投资人撤资以及苹果帮扶之后,总算暂时稳定下来,开始全力备战OLED显示屏技术,重新争取回苹果主要屏幕供应商的身份。

另一边,6月的最后一天,陈炎顺则从王东升手里接下了京东方的班。

无论是JDI由盛及衰,还是京东方的换帅,背后折射的或许是整个显示面板产业的技术更迭、产业中心的转移,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

从三星、LG的傲视群雄,JDI的落寞到京东方的迎头赶上,一块屏幕牵引着万亿市场,有人黯然离开,也有人闪亮登场,新一轮显示屏的硝烟战争开始了。

JDI故事的背后,一段液晶面板产业的历史

关于液晶面板产业的故事,很多资深的业内人士都有长篇文章分析探讨过,在《液晶世纪战争》一文中,作者将液晶面板的早期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883年至1968年为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由德国人和美国人在推动。

1973年至1985年为产业化初期阶段,日本厂商将其广泛应用于计算器、电子表、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中,为液晶技术奠定了产业基础。

1985年至1992年是液晶推广应用阶段。

1992年至2003年是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发展的成长期,该技术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显示器、手机,液晶产品逐渐取代传统CRT显像管显示屏,并战胜PDP等离子显示技术,成为市场主流。

2004年至今,是大尺寸液晶产品的成长期。

JDI的故事是从第五个阶段之后说起,这个由三家日本龙头企业“拼凑”而成的显示面板公司,成立的契机源自日本试图振兴面板产业。

2009年,日本依据产业再生法成立了投资公司“产业革新机构”,两年后,产业革新机构出资2000亿日元,将索尼、东芝和日立的液晶显示器部门整合为新的“日本显示器”公司(JDI)。

JDI之前,如果简单总结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技术的迭代,二是应用产品的更新,第三个则是产业中心的转移。

从用于计算器上的小型TN-LCD单色液晶显示到笔记本、电视机上使用的彩色TFT-LCD,

都是日本人掌控着全球面板产业的发展,这其中,IBM推出的第一代个人笔记本是液晶产业崛起的关键因素,当年夏普就是借着TFT-LCD横扫全球笔记本市场,随后,NEC、富士通纷纷跟上。

此时面板产业的中心是日本,技术聚焦在TFT-LCD,杀手级应用产品则是个人电脑。

面板和芯片产业一样极其依赖上下游产业链,日本液晶面板的黄金期,它们也形成了面板制造供应链所需的完整上下游配套体系,但这并不代表着往后日本的面板产业会一如既往地领先下去

无论是半导体、还是屏幕面板,韩国人在和日本人的竞争中从不愿甘拜下风。有趣的是,就在本月初,日本政府宣布对韩国出口关键技术的材料施加限制,势必会影响到韩国的屏幕面板产业。

想当初,韩国的三星、LG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的面板霸主,日本的几大面板公司也是“功不可没”。

日本面板产业蒸蒸日上的那几年,韩国的三星和LG也开始虎视眈眈,一向不吝亏损投入的韩国企业通过反周期投资,很快杀入了全球面板市场。【注:反周期投资即是在市场进入衰退期时投入大量资金】

韩国人做大事不拘小节,既能委下身向日本企业学习,也能在邻居失意之时拉一把手。比如三星在日本经济大衰退期间,通过雇佣大量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积累自研能力。

也正是在这个周期内,面板产业生产线迭代的规则被重写。2001年,韩国人领先日本人先建设出了5代生产线,如果5代生产线以前的液晶面板满足的是14寸笔记本显示屏的需要,那么5代以后,液晶面板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比如平板电视

通常情况下,液晶面板是两层很薄的玻璃基板中间包裹一层液晶分子构成的,面板代数越高,面板的尺寸越大,切割的屏幕数量越多,利用率和效益就越高,价格可以做得更便宜,也代表着面板厂商的技术实力越强。

图 | 面板代数和切割屏幕大小关系

此时,韩国登台唱主角,将TFT-LCD的应用扩展到了彩色平板电视,由此激发了一个全新的电视市场,而传统的CRT显像管显示器也慢慢走下舞台。

液晶面板产业的中心也开始向韩国转移,杀手级应用则从个人电脑转向更大尺寸屏幕的电视,而屏幕的技术迭代周期还未到。

在这场围绕液晶的产业大战中,台湾在悄无声息中崛起,背后的功臣依然是日本,当年夏普、爱普生在台湾建厂刺激了台湾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在韩国面板厂商快速成长的那几年,日本选择技术扶持台湾从而制衡韩国。有数据显示,当年共有6家台湾企业获得了日方的技术许可,得以进军大尺寸TFT-LCD产业。

经历了几轮产业衰退期后,台湾不少企业成功杀入液晶市场,和韩国企业并驾齐驱。最辉煌的时候,台湾面板五虎的称号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这几个玩家在你追我赶中,也基本揽下了全球的液晶市场。对比之下,国内的液晶产业还在仰人鼻息,跪着求生存。

三星建成5代产线的的三年后,中国第一条5代产线在上海才开始投产,而这条产业上的技术也是买的日本NEC公司的专利和技术。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由于技术封锁和垄断,国内电子设备厂商不得不面临面板价格被恶意哄抬的现实,尤其是2009年台湾企业联合韩国、日本突然提高订单价格事件,刺激了国内的面板产业发展,技术自立是当务之急。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显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