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热销之思考
日前,IDC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显示,中国的小米以280万的出货量仅次于排名第一的Fitbit,位居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第二位。作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新军,这么快就在出货量上进入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第二的位置,确实让我们感到意外,再联想到之前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 欲IPO而引发的众多关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哪类厂商可以或者说容易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初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和立足之地。
从IDC的报告分析看,低端市场(意味着低价)目前仍是可穿戴设备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同是IDC的这份报告称,目前在可穿戴设备类40%的售价低于100美元,这也是为何顶级的五大厂商的总市场占比从去年一季度的2/3快速增长到本季度的3/4的重要原因。具体到小米,其智能手环(MiBand) 的价格仅为15美元,应该是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价格最低的。
其次就是前段时间被业内热捧的欲IPO的Fitbit。尽管业内因为其要IPO而大加分析和吹捧的Fitbit在可穿戴设备市场成功之道,但我们按照其IPO招股文件披露的数据计算(2014年营收为7.45亿美元,销量为1900万),Fitbit世实际销售的智能手环的ASP(平均价格)39美元左右,远低于IDC报告统计的59—250美元的价格。由此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排名前二名的厂商之所以与排名第三的出货量(仅为70万)拉开如此的差距,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超低的价格。
除上述依靠价格驱动的Fitbit和小米之外,因为创造美国硬件第一季度众筹纪录的 Pebble纯智能手表厂商也备受关注。据统计,Pebble在2014年销售了70万块智能手表(预计今年为80万),虽然销售数量远不及手环类可穿戴设备,但作为智能手表,这个销售业绩也是可圈可点了。
那么为何Pebble为何能在诸多智能手表厂商中脱颖而出呢?除了在智能手表同行中199美元较低的价格外,我们认为主要是其对于智能手表的理解和定位的准确及务实,就像其CEO艾瑞克?米基科夫斯基(Eric Migicovsky)所言,智能手表成功的关键是简单实用,Pebble忠于核心价值,不会跟从苹果手表的时尚化路线。而这种简单易用理念落实到Pebble智能手表上就是做精用户最常用几个核心功能。这点与苹果和谷歌阵营拼应用的思路大相径庭。例如在此前召开的2015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就称其目前智能手表Android Wear平台上已有超过4000款应用,而在苹果公司2015年第二财政季度收入报告大会上,苹果CEO库克也称苹果Apple Watch目前已经有超过3500款应用。
同样是IDC的报告,三星在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60万(智能手表)排名为第4,是惟一一家进入前五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生产商。需要指出的是三星目前正在生产七款智能手表。虽然出货量在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不高,但由于其只生产智能手表,所以单就智能手表的出货量比较,三星的表现应该是最佳的。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2.15立即申请>> 【免费试用】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新一代DURIS®S 5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产业研究院智慧灯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行业研究】LED照明行业出口月度监测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欧司朗智慧照明与照明行业数字化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OSRAM高功率激光产品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