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之父”夏普一蹶不振 富士康觊觎面板主导权有望?
导读: 亏损、裁员、出售,这是现在日本企业给我们最大的印象。索尼公司为了自救不断出售PC、电视业务,成为了日企衰落的剪影。
亏损、裁员、出售,这是现在日本企业给我们最大的印象。索尼公司为了自救不断出售PC、电视业务,成为了日企衰落的剪影。而现在,这一现象开始出现在“液晶之父”夏普身上,今年以来,亏损、裁员的阴云再次笼罩着这家百年老店。
裁员、亏损,夏普一蹶不振
3月19日,据日媒报道,夏普正计划斥资17亿美元进行公司重组,其中便包括将在全球裁员约6000人。这也超出了夏普原来在2013年制定的3年内裁员5000人的目标。除了裁员,夏普也计划于今年对日本员工减薪1.5%左右来缩减人事费用。
不过,夏普官方还没有就此次裁员和减薪计划进行正式公布。其实,早在2012年,夏普就因液晶显示器业务下滑裁员了2960人。但从这些年的业绩来看,裁员并没有解决夏普的问题。
今年2月,夏普公司社长高桥兴三在记者会上表示,2014财年的经营业绩最终将出现赤字,赤字额约为300亿日元。2014财年营业利润的预估也缩水一半,下降到500亿日元。此外,据日媒报道,截至去年底,夏普的债务规模高达一万亿日元,相当于84亿美元。其中,瑞穗银行和东京三菱UFJ银行两家机构,持有大约50亿美元的债权。
业绩的亏损反过来又促使大规模裁员,如此恶性循环,夏普也就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
昔日液晶之父为何一蹶不振?
夏普无疑是全球液晶面板领域的领先者,然而也正是由于液晶业务,导致了今天夏普的一蹶不振。
夏普最风光的时候是在2005年,当年得益于液晶面板和电视产品,年销售额达2.8万亿日元(约1848亿人民币),连续三年创造了历史记录。也因此,这家日本二线的电子企业一跃成为“液晶之父”。
由于当年液晶面板业务所带来的辉煌业绩,夏普也因此就把自己一直封闭在液晶面板的世界中。
然而,在2007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点。那时候,夏普不惜花费巨额成本举债建成了全球首座第十代液晶电视面板工厂。但不幸的是却遭遇到日元升值和福岛核事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十代线开工不久,夏普就遇到了资金难题。
这一危机持续到2012年,也酿成了夏普百年历史上最大的亏损。当时,为了自救,夏普不得不进行首次大规模裁员。
在液晶面板业务衰落的同时,夏普的手机和液晶电视等消费电子业务也同时萎缩。夏普手机曾凭借日系设计风格,深受中国女性用户的喜爱。但在智能机时代,夏普仍以传统功能机为主导,加之产品更新速度慢、效率低,因而也走向了衰落。而其液晶电视,在高端市场受到了韩企三星、LG的冲击,而低端市场则面临着中国电视企业挤压,其份额也在被一点点蚕食。消费电子业务的萎缩,也让失去液晶面板优势的夏普雪上加霜。
- 夏普日本裁员超3000人 生产转移至富士康中国工厂 2018-12-05
- 夏普日本裁员3000余人,生产将转移至富士康中国工厂 2018-12-04
- 富士康郭台铭:超越LGD、三星是终极目标 2018-05-16
- 富士康斥资百亿美元在美建设液晶面板工厂:6月28日动工 2018-05-14
- 富士康郭台铭:通过智慧工业 让中小企业不再做仿冒产品 2018-04-03
图片新闻
- 光电工程
- 显示屏
- 制程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产品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事业部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