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高通案:罚60.88亿是高还是低?
发改委昨天宣布了对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结果,责令其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并处以约合人民币60.88亿元的罚款,创下我国反垄断罚款的新纪录。至此,这场始于2013年11月的高通反垄断调查终于靴子落地,发改委和高通在这个问题上握手言和。事情虽然了结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还有很多。
1罚60.88亿是高还是低?
处罚金额处于合理水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七章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发改委根据高通公司在调查中的配合程度,认定对其处以2013年在中国销售收入8%的处罚金额,共计60.88亿元。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此次发改委对高通处罚的金额,在法律规定的1%——10%范围内,而且接近处罚上限,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处罚水平。
对于罚款的去向,有关专家表示,财政部门会专门设立执法账户,企业将罚款汇至这一账户,直接上缴国库。反垄断罚款不会有其他的特殊用途。
2高通为什么会乖乖认罚?
选择对抗对双方都不利
在案件调查的初期,高通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应对举措,包括雇佣专家出具对己有利的报告、公开声明否认存在垄断行为等,之后包括美国政府和一些商业组织也就此事向中国政府施加了压力。不过,高通最终接受了发改委的处罚意见。
早在2009年,欧盟、韩国和日本都公布了高通反垄断调查结果,但高通强硬到底,都提出了反驳或上诉。高通为何本次接受发改委的调查意见?
上海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建民称,据业内人士观察,在发改委的调查过程中,从事实搜集到双方协商,都按照法律法规推进,并且借鉴韩国调查的经验。所以并未出现有法律争议的行为,来自市场的质疑声音也不多。
此外,高通接受调查结果和自身理亏不无关系,因为高通的“反向授权”素来被称为“流氓政策”。另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产销国的事实,也使得高通不得不慎重行事。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表示,从这个处罚结果来看,应该说发改委和高通都是作出了让步的。对于发改委来说,不希望在对抗中把这个问题搞成政治问题,甚至造成中美国家层面的对抗;对于高通来说,这是生意的一部分,如果一直对抗,不仅对股价不利,同时也可能导致更多的客户转向竞争对手。商业社会还是以和为贵。
3反向许可是否真取消了?
中国企业多了一个选择
高通的反向授权早就饱受诟病。反向授权政策是指手机厂商采购高通的芯片,就得把自己的专利免费许可给高通使用。高通凭借自家专利优势,一面向手机企业收取不菲的专利授权费,另一面还要求免费使用这些手机企业的专利,这显然非常不合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2.15立即申请>> 【免费试用】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新一代DURIS®S 5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产业研究院智慧灯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行业研究】LED照明行业出口月度监测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欧司朗智慧照明与照明行业数字化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OSRAM高功率激光产品解决方案
-
2 孟晚舟发公开信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