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探析各类型可穿戴设备普及之路
导读: 可能很多普通人不明白什么是“可穿戴设备”,运动腕带、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甚至智能服装,都属于可穿戴的范畴,似乎将成为下一个消费领域的新宠。除了无数行业分析师的预测、前瞻,试图证明可穿戴设备的价值之外,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产品或是营销突破。那么,可穿戴设备何时、或者说是否会有普及的一天呢?
可能很多普通人不明白什么是“可穿戴设备”,运动腕带、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甚至智能服装,都属于可穿戴的范畴,似乎将成为下一个消费领域的新宠。除了无数行业分析师的预测、前瞻,试图证明可穿戴设备的价值之外,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产品或是营销突破。那么,可穿戴设备何时、或者说是否会有普及的一天呢?
市场究竟有多大?
2014年初,四大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德勤)发布调研数据,声称至2014年底,将于1000万台可穿戴设备售出。9月,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则将这一数字提升至2700万台,而到了2017年,总销量将达到客观的一亿台以上。
不仅仅是调研机构,包括科技数码媒体、综合社会生活媒体,几乎都将可穿戴设备视作“下一个智能手机”,甚至时尚业也蠢蠢欲动。但很明显,观察一下你周围的小伙伴,有多少人佩戴了智能手表呢?
大规模的炒作意味着高期望
Gartner分析师也许说了一句公道话:从其炒作、曝光周期图表来看,可穿戴设备目前处于高期望值阶段。事实上各种用户调查数据其实非常飘渺,比如说你询问路人是否希望拥有一款“可监测血压的手表”,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就像“你是否想要一款飞行汽车”一样虚无飘渺。如果这种产品真的出现在市场中,消费者显然不会像用户调查时那么爽快,而是会仔细考虑设计、功能、实用性及价格。
三星的智能手表变身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已经拥有多达6款机型在售,但大部分三星手机用户也未跟进。而各种品牌的Android Wear手表、智能珠宝也处于同样的处境,仍是技术爱好者们的小玩具。唯一颇具卖相的便是各种健身运动腕带,虽然很多用户只是图个新鲜。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高期望意味着高投入,毕竟在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厂商们需要寻找新的利润点。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不会在某一天突然消失,而是持续升温。
可穿戴设备时代何时到来?
虽然目前的产品形态、销售都不甚理想,但并不代表可穿戴设备没有未来。事实上,智能手机等已普及的数码产品,无一不经过长久的发展和持续炒作,最终才在技术、平台逐渐完善后开始普及。
苹果的AppleWatch也许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转折点。或许它不如iPhone那么惊为天人,但至少苹果的名气足以让普通人都开始了解“智能手表”这一名词。显然,可穿戴设备还需经历一个“无所谓”的阶段,只要保持产品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被采用并且持续在市场发酵,相信其普及之时指日可待。
- 2019年华为将赶超三星成全球最大智能手机供应商 2019-02-20
- 三星可折叠智能手机曝光:后置三摄 预计上半年发布 2019-01-03
- 京东方或为三星智能手表供应OLED面板 三星显示/LGD受威胁 2018-10-09
- 三星将在全球推出首款可折叠智能手机 2018-08-13
- 康宁大猩猩玻璃DX+被三星Galaxy手表选用 2018-08-10
图片新闻
- 光电工程
- 显示屏
- 制程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产品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事业部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