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三星与LG结束专利战: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不可能率先推出OLED电视的事实,将至少在三个层面影响未来国内彩电企业的发展:1.在品牌上,国内彩电企业再次失去“先进技术”的形象,造成软实力损伤;2.在高端产品上,匮乏针对外资OLED彩电企业的对抗手段,丧失部分高端市场;3.在国际彩电市场,尤其是欧美日三大高端彩电市场,国内彩电企业相对于外资巨头的竞争力下降,国内彩电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被迫放缓。

  正式看到了OLED彩电时代的开启,对国内彩电品牌的诸多不利,国内彩电产业、乃至整个显示产业都有如下的“辩解”声音:第一,液晶电视依然会是长期的主流产品、生命期依然很长(京东方的观点);第二,只要能购买到OLED面板,国内彩电企业一个月内就可以推出这类产品(TCL市场部语);第三,成熟的4K技术可以帮助液晶对抗OLED产品;第四,OLED彩电价格奇高,普及还很远。

  但是,这些辩解和所谓的“措施”都是禁不住严谨推敲的。

  关于第一点,液晶会长期是市场主流产品的论调,可以用京东方自己的行动来反驳: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投资220亿建设OLED面板线、在合肥8.5代液晶线中预留OLED改造余量,并计划先期每月试产2000片OLED面板、对成都4.5代线进行OLED化改造、在北京5代和8.5代线实验多种新兴TFT和OLED技术……京东方虽然嘴里说着液晶寿命依然很长,却丝毫没有放弃对OLED技术的加速储备和投资:其工程进展速度不落后于台湾业者,甚至微领先于日本业者,可以说是紧随三星/LG之后。

  第二点,有些人所称的“买到OLED面板就可瞬间推出OLED电视”,的确是一个事实。但是,国内大多数彩电企业最大的困局恰恰出在买不到OLED面板上。可否还记得,夏普作为最早实现液晶面板大尺寸化的企业,曾经拒绝向任何其它彩电企业出售面板资源;2006年全球液晶电视销量大涨之时,国内企业由于采购不到面板资源,只能干瞪眼看着市场份额的流失;2006-2007年,韩国彩电品牌凭借更高的出价,把本是国内彩电企业预订的面板订单拉走,让国内彩电业无米下炊……

  在OLED彩电时代,OLED面板的供给格局未必会复制此前LCD彩电产品的面板供给格局。但是初期面板供不应求难以避免。即便是中后期,国内彩电企业能够采购到OLED面板,国内彩电企业也会面临和液晶时代不同的“产业格局”。在液晶电视上,国内彩电企业掌控的制造产业链条主要是:整机和后段模组(背光源模组)两个部分,面板依赖于对外采购。国内彩电企业基本可控制整机成本一半的制造环节。但是,OLED面板却没有后段模组,背光源模组一说。也就是说,OLED面板的集成度更高。这样国内彩电企业能够掌控的制造环节基本减少了“40%”——这对于彩电企业的价值链将是一个根本的冲击:首先,彩电企业成本自主能力显著下降;第二,彩电企业液晶时代建立的巨大模组产能将成为负资产;第三,彩电企业在背光方面的技术积累、产业积累将失去市场价值。——这些问题不是“买到或者买不到OLED面板能改变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显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