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势头过猛?七大问题难跨越!
导读: 尽管Micro-LED已经受全球大企业青睐,并开始大举进军,该技术在规格上也较LCD具有多重好处,甚至画质上可与OLED相媲美,但是现阶段该技术的发展并不是跟新闻炒作那般,而是困难重重。
最近传出Apple watch第三代要用Micro-LED和苹果台湾龙潭基地的曝光新闻,让Micro-LED关注度再次升温,行业内开始预测MicroLED产业化要提前到来,说OLED还没转身就被打个措手不及。今天在线君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目前我们应该怎么看Micro-LED的发展现状。
尽管Micro-LED已经受全球大企业青睐,并开始大举进军,该技术在规格上也较LCD具有多重好处,甚至画质上可与OLED相媲美,但是现阶段该技术的发展并不是跟新闻炒作那般,而是困难重重。
作为一个从事LED行业的老兵,今天关于Micro-LED从LED人的角度来看,它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第一、倒装LED芯片自身路还未走好
对于Micro-LED来说,更适合采用倒装LED,因为倒装LED不需要金属导线、可缩减LED芯片彼此间的间隙,所以更满足Micro-LED显示体积小,易制成微型化需求。
但是目前主流的照明显示LED领域,倒装芯片还存在着工艺、良率、成本等瓶颈问题,在传统LED行业使用的比例都还处在一个市占率相对薄弱的阶段。当然倒装LED在LED行业的使用规模增长却是越来越大,参与的企业越来越大,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但是从倒装LED到倒装MicroLED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第二、LED固晶良率控制难
以目前已成熟的LED灯条制程为例,在制作一LED灯条尚有坏点等失败问题发生,何况是一片显示器上要嵌入数百万颗微型LED。而LCD与OLED已采批次作业,良率表现相对较佳。
第三、LED规模化转移上
未来MicroLED 显示困难处在于嵌入LED制程不易采大批量的作业方式,尤其是RGB 的3色LED较单色难度更高。但是未来随着LED黏着、印刷等技术方法的提升,则有利于Micro LED 显示导入量产化阶段。
第四、全彩化
目前Micro-LED彩色化实现的方法主要是RGB三色LED法、UV/蓝光LED+发光介质法和光学透镜合成法。
RGB-LED全彩显示就是RGB三原色经过一定的配比合成实现彩色化,这是目前LED大屏幕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而这个最有可能就是Sony的CLEDIS的方案。而被认为最佳的UV/蓝光LED+发光介质法,问题更多。
首先LED上,如果采用UV LED,大家都知道目前UV LED的发光效率很低,产品的良率成本都是问题,所以在线君认为这个方案实现量产化周期更长,更不用说再加上量子点。
所以比较看好基于蓝光的量子点方案,虽然目前量子点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目前参与量子点的企业投资越来越多,而且蓝光LED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现在需要克服的就是如何做小。第三种光学透镜合成法,个人认为主要是在投影上的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个色彩转换技术,个人对于Micro-LED微型显示通过对单色LED的色彩转换方法更值得可期,因为单色较RGB要容易得多了。
- 苹果制造显示屏野心:在韩国申请34个Micro-LED专利 2018-03-20
- 消息称苹果正在开发显示屏 MicroLED有望取代三星OLED屏幕 2018-03-19
- 2018全球显示屏与Micro LED显示屏市场展望 2017-11-16
- 从苹果公司将在Apple Watch上使用Micro LED显示屏 看未来发展! 2017-07-31
- Micro LED还有点远 LED显示屏企业更关心这些! 2017-06-29
图片新闻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精彩回顾 OFweek2018(第五届)中国激光在线展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全程直播】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17(第四届)中国激光在线展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中科院激光智能制造巨匠杨上陆:激光焊接专场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波段成像系统绝对辐射定标及性能测试方案 查看回顾
- 光电工程
- 显示屏
- 制程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